• 4000-800-655
  • runfengjiayuan@sina.cn
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培训交流
学习《俭以养德》有感之二
发布时间:[2015-07-17 09:31:51]

    9月2日下午,集团综合办组织学习董事长文章《俭以养德》,感受颇深,诸葛亮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这不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节约,作为一种美德,对于个人来说,有两种境界,两种层次:即对于私物的节约与对公物的节约。对于私物的节约,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爱惜,是一种私德,这一层面的节约容易做到,但当一个人拥有私人物质财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素质的差异,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这个财富、自己的这个劳动成果,也未必容易做到节约和爱惜。而且,无论是从道德约束还是法律约束,社会上也无法干涉个人的这种私德。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极尽奢侈浪费之时都有"反正是我自己的钱,我怎么潇洒怎么花"的心理。对于公物的节约,是对公共财产的、对集体共同劳动成果的爱惜,这是一种公德,这一层面的节约,相对前一层次来说,境界更高,但也更不容易做到。这里,只能如此呼吁:浪费公物,其实质等于浪费私物。

    节俭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想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节俭。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越来越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现在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你有钱可以买到很多的房子,可以开着空调、净化器一整天不出门,但这样的资源消耗给环境造成的负担,是一种非道义行为。对物质的贪婪会加剧土地的退化。德国人有一句话震撼我心:“钱是你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钱买不到良知和道德,节俭才是社会道义。节俭就是放下贪婪,让自然回归本质。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离开家或办公室,是否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关滴漏时,我们是否想到先用一只容器把它接下来,然后再请人抓紧修理;当我们要扔掉一张纸时,是否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这样可发减少一半的用纸量;当我们寄送贺年片时,是否可惜新年一过它们就成了废纸,而制造这些贺卡可能要牺牲一棵树为代价。节约是一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因此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我们这样做,节约本身就成了一种资源,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拯救一片森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话用在节俭养德层面是再恰当不过了。切莫小视一度电、一滴水、一个电话、一张纸,对一个人成长的潜移默化,成大事者在任何事情上都对自己严格要求,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节俭”非小事、它体现着一个人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关系到一个公司、一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切不可视“节俭”为吝啬。

    节俭节约是一种个人品德,也是一种社会习惯。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美德。对个人,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是一种文明。把这种美德传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内心深处树立起节俭意识,将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


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