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雨后的野三坡空气清新湿润、层峦叠嶂、峭壁千仞,沿着潺潺流过的溪水,我们进入号称“天下第一峡”的百里峡景区,两边黑褐色的山峦似两扇巨大屏风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著名历史学家胡绳书写的“天下第一峡”五个遒劲流畅的大字。百里峡悬崖峭壁,危崖层叠,瀑布飞流,雄险奇特,窄涧幽谷,天光一线,颇有“双崖依天立,万仞从地劈”的峡谷之风。
我们先进入百里峡之精华——海棠峪,沿着蜿蜒的阶梯攀上去,来到了双峰耸峙,直逼云端的天然山廊——老虎嘴。“老虎嘴”为圆形洞穴,穴底有一潭清水,水中两排巨石如老虎的牙齿,呈环形排列。抬头仰望,并立欲合,真有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迈。从廊口蜿蜒前行,忽闻水声哗然,著名的“爽心瀑”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千尺珍珠从天落,玉泻银坠在山怀,我下意识地深呼吸,那是一种沁人心脾的舒爽。在此呆萌休坐,看溪水潺潺,听山涧清脆,感凉风习习,那是怎样的享受!
沿着峡谷继续前行,谷内更加深邃,最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天空形成窄窄的一条线,光线也变得暗淡了许多,这里就是著名的“一线天”。行于谷底,静心观天,天光一线,此时回味海阔天空别是一番情趣在心头。
过了“一线天”,前边逐渐开阔,光线也明亮起来,忽然一道崖壁挡住了去路,崖壁中央一道裂缝从山顶垂直而下,底部有一巨大的圆孔,阳光从缝隙中射出,裂缝酷似一根倒放的银针,此为“金线悬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感叹。
走过“金线悬针”,前边沟谷更加宽阔,谷中灌木丛生,怪石嶙峋,鸟儿啼鸣,婉转悠扬。慕然回首,一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观音像屹立在山崖中,似在为众生祈祷平安,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回首观音”。我想正是这普渡世人、爱心如初的观音菩萨,深情注目着远方的来路,了望众生平安的归途。
不觉间来到了天梯栈道,2880级的台阶将海棠峪与十悬峡连为一体,天亭是百里峡的最高点。一开始觉得爬台阶登山应该很容易,没想到走了没有400阶时,已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腿如灌铅、举步维艰了,小心脏加速跳的像要蹦出来,赶紧坐在台阶休息。随行的年轻人似乎还不累,小郎和龙龙相约开始跑着上台阶,我说那就来个野三坡版的“奔跑吧兄弟”,两人兴奋地跑了两个弯也不过150个台阶,便累坐在地上再也不愿起来。这时我们遇到一位略显清瘦但身体硬朗的老大娘正在从容淡定地健步上台阶,老人对我们说,爬山不能着急,悠着劲一阶阶匀着走。话说着我们就和老人一起走,还真的没刚才走的那么艰难了,忽然想到徐总所说“其实有时人生不用那么急”。270米的相对高度,90层楼高,绝对是体力和耐力的极大挑战,但无论怎样我们终于历经一个多小时和老人一起登上了天亭,站在山顶迎着清爽的山风,我在心中也为自己悄悄点了个赞。
休息片刻,我们选择从十悬峡下山,下山的路也并不轻松,每走一步小腿和膝盖都会很疼,但一路仍不忘鼓励大家坚持。十悬峡内高耸入云的“擎天柱”、弧形悬崖的“不见天”,使人目不暇接。抻牛湖畔,淙淙水声中,极目远眺,只见峰峰竞秀、崖崖并列,溪流跌岩为瀑,流连为潭,这便是“叠瀑洞天”了。在此席地幕天,倾听高山流水,寻觅旷古知音,坚硬的石与柔和的水相映成趣,赏石观流,清耳悦心,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我们一路走过“抻牛湖”瀑布、灵芝山“水帘洞”,行走在峭崖壁立的百里峡,随处可见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独根、独茎的独叶草,心形的独叶草像一把绿色的小伞从崖壁上坚韧地伸展出来,凉风穿谷而过,不畏孤独和寂寞的片片独叶草,在褐色的峭壁上竟也摇曳出一片独具韵味的绿野仙踪,不禁让人心怜而感动。
走出百里峡,心境豁然开朗,正是“一日寻奇百里峡,终生难忘野三坡”,这里的山水之间留下了润丰清凉夏日里的欢声笑语。
史育红